東昌古城開發建設及整體運營方案(大綱)_第1頁
東昌古城開發建設及整體運營方案(大綱)_第2頁
東昌古城開發建設及整體運營方案(大綱)_第3頁
東昌古城開發建設及整體運營方案(大綱)_第4頁
東昌古城開發建設及整體運營方案(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4頁共54頁給聊城注入靈魂助聊城加速騰飛——聊城“東昌古城”開發建設及整體運營方案(大綱)第一章聊城現狀第二章“東昌古城”在中國的地位第三章“東昌古城”與京杭大運河、胭脂湖第四章“東昌古城”與《水滸傳》第五章“東昌古城”與《金瓶梅》第六章“東昌古城”與《聊齋志異》第七章“東昌古城”與《俠女十三妹》第八章“東昌古城”與康熙大帝第九章“東昌古城”與乾隆皇帝第十章“東昌古城”與山陜商人第十一章“東昌古城”與光岳樓第十二章“東昌古城”與聊城現狀:資源開發不到位、品牌營銷報裝不到位、產品體系不健全、賣點訴求不突出,形成不了大氣候;從旅游資源大市向旅游產業強市轉變;由觀光型旅游向休閑度假式旅游轉變;由一般產業向支柱型產業轉變;形象鮮明、主題突出、結構合理、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的中國著名旅游目的城市、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一、項目的規劃定位1、定位:世界級旅游(歷史)文化名城戰略策略2、定位詮釋:世界級——定位高度,把聊城的資源完美整合,打造國際化世界級(旅游歷史文化)城市。旅游——旅游產業鏈開發布局:山東省好客山東、旅游強省、既協調統一又千姿百態旅游與文化、與歷史的緊密結合、有機協調;旅游商品、工藝紀念品及地方特色產品生產、集散特色餐飲:武大郎燒餅、潘金蓮養身湯民族、民間博物館文化——人文化、生態化、國際化、市場化歷史名城——尊重歷史、創造歷史;城市客廳、城市名片、城市記憶;古城文化大觀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城;古城居民新家園;文化創意產業園;走進歷史、感受人文;貼近時尚、享受生活。梵唄音樂圣地、佛教文化奇觀——梵唄音樂道場為未來創造文化遺產;3、項目規劃以城市運營的戰略起點,整合資源,一體開發,統一規劃。堅守長期受益的原則,克服短期利益誘惑,使聊城各類資源之間實現良性互動互補,國際招標,高起點高規格規劃,把聊城打造成為世界級旅游文化名城。古城——(結合聊城統一規劃,1平方公里古城嚴格按照明城規格規劃建造,全力打造北方明代古城。以光岳樓為中心,按照一中心四主線的思路,形成古城內商業、旅游、酒店、居住多功能之間的良性互動,一街一景一街一品,使古城成為聊城這座世界級(歷史)文化旅游名城的真正核心。)光岳樓明弘治九年(1496年),考功員外郎李贊到聊城,見此樓高壯極目,天下所無,但及今百年,尚寞落無名,因與當時東昌府太守金天錫商定,命名“光岳樓”,“取其近魯有光于岱岳”。該樓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過渡的代表建筑,系我國現存明代樓閣中最大的一座。在形式上它承襲宋、元樓閣遺制,結構上繼承了唐、宋時代的傳統風格,同時和明初其他建筑也有若干相似之處,開“官式”建筑先河。?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樓閣,由樓基和4層主樓組成,總高33米。樓基為磚石砌成的方形高臺,占地1236平方米,邊長34.5米,向上漸有收分,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個半圓拱門和直通主樓的50多級臺階組成。主樓為全木結構,四面斗拱飛檐,因有回廊相通全樓有112個臺階、192根金柱、200余斗拱。樓內匾、聯、題、刻琳瑯滿目,塊塊題詠刻石精工鑲嵌,其中尤以清康熙帝御筆“神光鐘?!必?,乾隆帝詩刻,清狀元傅以漸、鄧鐘岳手跡,郭沫若、豐子愷匾額、楹聯至為珍貴。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觀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過街式樓閣,由墩石和主樓兩部分組成。墩臺為磚石砌成的正四棱臺,高9米,四層主樓筑于墩臺之上,高24米。光岳樓通高和四邊長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在中國古代九為陽數之極,寓意其不可超越。海源閣海源閣是我國清代歷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傆嫴貢嗳f卷,其中宋元珍本逾萬卷。它與北京的文淵閣、皇史宬,寧波的天一閣同為中國歷史上公私藏書典范,深為海內外學者所仰慕。海源閣藏書樓,位于聊城市東昌府區光岳樓南萬壽觀街路北楊氏宅院內,由清代著名藏書家楊以增創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海源閣為單檐硬山脊南向樓房,上下兩層。下為楊氏家祠,供楊氏先人牌位,上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處。藏書樓前有一長條狀小院,東側有兩座長廊式高臺讀書亭。樓下東首為通往后院的通道,楊宅第四進院內為海源閣明清版本藏書處。海源閣藏書浩瀚。至清末,海源閣藏書已達三千二百三十六種計二十萬八千三百卷有余,是楊氏四代人潛心搜集的結果。后歷經戰亂,迭遭破壞,所藏圖書大部散失,只有一小部分輾轉收入北京圖書館和山東省圖書館?,F已在原址按原來的結構樣式重建,并開始對游人正式開放。聊城鐵塔在聊城流傳著一首家喻戶曉的民謠:“東昌府有三寶,鐵塔、古樓、玉皇皋”。被譽為東昌三寶之首的鐵塔,位于東關運河西岸,始建于北宋時期,是我市現存的最古老的建筑。鐵塔為八角形仿木樓閣式鐵鑄佛塔,現為12層,通高15.8米,由塔身和塔座兩部分組成。塔座為石砌正方形上下疊澀不對稱式須彌座,高2.90米,底邊長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塔座牙腳四角成卷云狀,束腰四面均有伎樂人物浮雕,或站立,或舞蹈,束腰東南、西南兩角,各有一金剛力士,怒目凸腹,手按雙膝下蹲,作頂托狀。塔身用生鐵仿木結構分層鑄造,逐層迭裝而成,鐵殼中空,厚6-10厘米不等。1973年鐵塔地宮出土有石棺、銀函、辟支佛舍利。1977年,鐵塔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城——(環繞古城的6平方公里東昌湖,是打造國際化旅游城市的絕佳資源。如何發揮“水”這一優勢成為繼古城之后又一焦點。水和古城如何互動,如何相映成輝,使古城不僅僅是一單純“城”的概念,更是水城的概念。在古城建筑規劃時要深入考慮這個問題。充分利用大面積湖泊的優勢,按照世界級旅游城市的規格,引入如世界最大音樂噴泉、大型水上佛樂及建筑、國際級水上運動如F1摩托艇比賽等,使聊城成為可以大書特書的中國代表性水上城市。)傾情演繹夢幻胭脂湖東昌湖始建于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在原護城河的基礎上經歷代開挖而成,現有水域4.2平方公里,為中國江北地區罕見的大型城內湖泊。東昌湖引黃河水為源,常年水深3-5米,湖水清澈,無任何工業污染;景色宜人,令游客流連忘返。東昌湖中心是已有千年歷史的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聊城古城。古城風貌保存完好,以古城正中的光岳樓為中心,向四面輻射,形成東西南北四條古城區干道,其它大街小巷,也都是經緯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盤方格網狀骨架。古城區民居,至今保留著白墻、灰瓦、城屋頂的傳統建筑風格。古老的京杭運河兩岸,街巷布列,各種店鋪民居,隨坡就勢,依河而建。條石鋪砌的大小碼頭,株株蒼勁的古槐,以及宋代隆興寺鐵塔,國家重點文物、清代建筑山陜會館,仍會使人們體味到昔日運河漕運鼎盛時期古聊城的繁榮和輝煌。通過有效地開發和利用這些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形成了東昌湖風景名勝區的重要內容——湖濱風景區、古城文化區和運河風情區。東昌湖風景名勝區文化的內涵深厚,旅游資源豐富。聊城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杰出人物,明朝宰相朱延禧,清代名臣傅以漸、任克溥、書畫名家鄧鐘岳,近代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著名學者和社會活動家傅斯年,以及八十年代青年楷模張海迪和九十年代領導干部的楷??追鄙榷际瞧渲械慕艹龃?。此外,《水滸》、《聊齋》、《金瓶梅》、《老殘游記》等中國古代名著,對古聊城和東昌湖均有描述。千年的歷史滄桑,層出不窮的杰出人物,造就了東昌湖風景名勝區豐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蘊。迷人的自然風光,眾多的文化景點,也匯成了東昌湖風景名勝區的豐富旅游資源。風景區內,錯落散布著中國現存古代最高大的木結構建筑之一的明代光岳樓,中國佛教文化的瑰寶宋代鐵塔,集商業與文化之大成的精美清代建筑山陜會館,中國清代四大私人藏書樓之一的海源閣等名勝古跡,以及傅斯年紀念館、民族英雄范筑先紀念館、孔繁森同志紀念館等文化景點;東昌湖區,近年又興建了中國釣魚協會聊城垂釣基地、東昌湖游樂園、江北水上竹寨、沙灘浴場、游船碼頭、湖心島、荷香島、浮春亭等一大批游覽景點和設施,沿湖30余華里的綠化帶、湖西公園、西關二十一孔游覽石橋、北關游覽石橋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也已經完成。

???江北水寨位于西關路北側與湖心島隔水相望,建筑全部采用竹木結構,其造型別致,構思巧妙,乃結構新穎的水上游樂園,是游人用餐、會友、游覽觀光的最佳場所,也是江北唯一的一座極具江南水鄉風味,且具有宣傳性的水上竹寨。典雅別致的水寨,中間是131平方米的大廳,可供游客品嘗湖產魚鮮,其間有回廊及曲橋相互連通。運河——(充分利用和挖掘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這一優勢。擴大聊城運河的影響力,改造和擴大運河在聊城的規模,使其蜿蜒曲貫穿于聊城,使游客可以運河泛舟,穿梭于現代都市和古城之間,使運河、古城、東昌湖三位一體,進一步增加城市的趣味性。)修復運河古船閘、古碼頭,讓游客乘船體驗運河、市井、商埠文化;運河文化旅游經濟帶,貫穿于始終以運河為脈絡、以產品為骨肉、以文化為靈魂、涵蓋各市縣區的旅游精品線路江北水城,運河古都游;民間(博物館)探寶游;黃河沿岸自駕風情游;水滸景點文化游:參與性溫泉度假游歷史文化——(從聊城本土人文著手,從聊齋故事、水滸故事等歷史文化規劃起,深發掘傳統文化的底蘊,營造具有較強吸引力的傳統文化亮點;結合季羨林等出身聊城的三位北大校長的故事,和北大互動,在聊城營造北大文化基地;充分利用古城和水城的條件,打造國家級影視文化城市,使聊城成為古裝影視拍攝北方基地;利用“梵貝音樂發祥地(?)”這一稀缺資源,打造佛樂基地,面對數十億佛教信徒,制造和擴大全球化影響力;……)六大核心板塊戰略定位水滸傳:西門慶潘金蓮偷情武松殺嫂血濺獅子樓、宋公明三打祝家莊、鼓上瑵時遷偷雞處,演繹水滸金典故事;金瓶梅:潘金蓮、李瓶兒、春梅蘭陵笑笑生創作的小說《金瓶梅》盡管在傳統看來是一部情色類的禁書,但也有不少人肯定了其文學價值與藝術價值,在中國明清小說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如明末文學家馮夢龍將《金瓶梅》、《三國演義》、《水滸傳》及《西游記》合稱“四大奇書”,清朝文學批評家劉廷璣認為“深切人情事務,無如《金瓶梅》,真稱奇書。欲要止淫,以淫說法;欲要破迷,引迷入悟……結構鋪張,針線縝密,一字不漏,又豈尋常筆墨可到哉!”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其“作者之于世情,蓋誠極洞達……同時說部,無以上之”……臨清碼頭、臨清閘、觀音庵、獅子橋、廣濟橋、土山、西門慶養身館、潘金蓮歌舞廳、瓶兒度假村、晏公廟,音樂劇《金瓶梅》、川(京)劇《潘金蓮》聊齋志異老殘游記俠女十三妹民間文化藝術交流中國名著文化旅游體驗板塊地熱(溫泉)——充分利用聊城的地熱資源,使溫泉成為旅游度假人士的休閑必選,增添城市魅力。4、首先我們提出兩個建議:(1)將聊城古城命名為“東昌古城”,其理由為:古城所在地為宋朝東昌府,周邊水域現在稱東昌湖,而古城目前在政府的文件、宣傳媒體上尚無正式名稱,命名為“東昌古城”后便于統一稱呼和對外宣傳。(2)將現在的“東昌湖”更名為“胭脂湖”,賦予其《聊齋志異》、《胭脂案》中的歷史、傳奇和人文色彩。5、如何開發“東昌古城”?如果說聊城是一條即將騰飛的龍,那么,“東昌古城”就是這條龍的眼睛,做好“東昌古城”開發這篇文章,就是給聊城“畫龍點睛”;如何把“東昌古城”打造成聊城的亮麗名片?如果說胭脂湖是聊城的血液的話,那么東昌古城就是聊城的靈魂;東昌古城開發就是為聊城注入靈魂,讓整個城市沸騰起來!二、宣傳與營銷策劃利用政府和投資商的資源優勢如文化部、央視、鳳凰衛視、里茲卡爾頓、喜來登等,利用先進的營銷理念和豐富營銷手段,通過活動營銷、媒體傳播、影視文化、酒店營銷等多渠道高規宣傳,使聊城成為未來中國城市的焦點,成為中國旅游度假的必選。1、傳統媒體宣傳:書刊、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建于明初的光岳樓是我國現存最久遠、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樓閣,康熙皇帝曾四次登樓并題匾《神光鐘?!?,乾隆皇帝更是九過東昌,六次登樓,并為光岳樓題寫了匾額。據《南巡盛典》記載,光岳樓為乾隆皇帝南巡三十六行宮之一。乾隆行宮就設在光岳樓的二樓,乾隆皇帝在光岳樓上題詩達十三首。但光岳樓并沒有因為乾隆題匾、郭沫若的題名而享譽天下,而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鸛雀樓卻因李白、范仲淹、王勃、王之渙等大家的千古名句而聞名于世,原因在于當地政府沒有系統的宣傳、包裝!所以,東昌古城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大家閨秀。建議由聊城市委宣傳部、市旅游局等部門聯合舉辦一次《光岳樓賦》、《東昌古城》全球華人征文比賽,特等獎15萬元(1名),一等獎5萬元(10名),二等獎3萬元(20名),三等獎1萬元(30名),入選作品獎2000元(100名)。請名家題詩、寫文章、辦講座,比如請四川才子魏明倫撰寫《光岳樓賦》,《東昌古城賦》,請易中天講《金瓶梅》、請于丹講《乾隆下江南、下榻光岳樓》等,請二月河、韓寒等寫康熙、乾隆南巡途中在東昌古城光岳樓下榻的故事、小說(提供素材),近一步提高東昌古城或光岳樓的知名度;2、現代媒體炒作:網絡3、聲光電運用:策劃請張藝謀編導《胭脂湖映象》、《東昌古城傳奇》、《金瓶梅》等大型聲光電綜合文藝節目;其他元素:中國唯一的“水上古城”;在6.3平方公里的“胭脂湖”中漂浮著四四方方一座1平方公里的古城,這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東昌古城”當之無愧地可以稱為“中國水上古城”或“世界水上古城”。水與城,水與古城的和諧是“東昌古城”的亮點之一。中國古代影視最佳拍攝基地一街一景、一街一市、一巷一品、一街一戲將歷史(隋、宋、明、清)、文化(《水滸傳》、《金瓶梅》《聊齋志異》)、運河元素融入古城規劃之中;保持古城原有街道機理,主體建筑以明清風格為主,局部為隋唐、宋朝代建筑和地方特色建筑;京杭大運河上不可多得的繁榮市井再現商賈云集、百業興隆、帆檣如林、舳艫相接、車馬絡繹、貨積如山、聲色犬馬、酒肆林立,一幅現代與古代時空穿梭交織的《清明上河圖》。三、項目開發控制3年20各大項目,投資100億元;每年過夜游客增加100萬人,旅游總收入超過100億元;1、開發建設內容:(1)改造開發東昌古城內棚戶區60萬平方米,可建設商品房48萬平方米;(2)東昌古城內四關大街及臨街建筑改造建設47980平方米;(3)東昌古城內古遺跡13處恢復建設50000平方米:包括古城墻、角樓、府衙、魯仲連射書臺等;(4)衛倉、縣衙、楊以增故居、聊城解放紀念碑等18處景點55000平方米(以上為政府原來的規劃);(5)隋、唐、宋、明、清各朝代特色商業街;(6)宋、明、清影視拍攝基地;(7)四星級古都客棧:含獅子樓大酒樓、景陽岡度假村、潘金蓮客棧、西門慶養身館等;(8)胭脂湖親水旅游特色街區。(9)中國北方旅游商品集散交易中心2、開發建設步驟第一步:由香港某投資公司(北京振興華龍+深圳創建業)出資5100萬元(占51%),聊城市政府(水城集團+投資公司)出資4900萬元(占49%),設立“(香港)東昌古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第二步:政府將古城土地及開發權劃入“(香港)東昌古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名下;第三步:由“(香港)東昌古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進行古城整體規劃全球公開招標(如國家大劇院、鳥巢等,以引起轟動效應,同時舊宣傳了聊城),委托世界知名規劃設計公司進行整體規劃,將東昌古城規劃成世界級旅游歷史文化名城。第四步:分期建設即組建實體、依托政府;全球招標,高起點、高水準進行整體規劃,分步開發;以古城為起點,東昌湖水上開發為輔助,運河改造收尾,硬件逐步完善。文化建設根據資源調配貫穿于整個項目的開發建設全城,實現項目滾動開發。3、開發周期(暫定五年開發完畢)四、投資、運營及收益(一)投資1、硬件投資:古城:35億;東昌湖改造:10億;運河改造:3億;2、文化投資:10億;3、宣傳、策劃投資:5億??偼顿Y:63億(二)運營與收益:長期收益:門票收入:短期收益:暫無。(數年內所有資產持有不售)1、書記、市長一起“賣”官、封“官”許愿:在東昌古城,只要游客繳納一定的費用,就可獲得由書記、市長簽名的《東昌府知縣、衙役等職務的委任狀》,滿足普通游客的“官癮”,宋、明、清代價格不同(如原北京市長李其炎簽發的《登上天安門證書》)2、演出《胭脂湖映象》、《金瓶梅》、《東昌古城傳奇》3、游客集散中心:旅游線路:東昌古城——水滸旅游線路(獅子樓、景陽岡、柴府花園、李逵井)東昌古城——4、人性文化一條街五、投資商的優勢1、投資商簡介香港某投資公司(北京振興華龍、深圳創建業聯合投資)2、優勢分析資金優勢:(雄厚的資金實力描述,具體:)理念優勢:(先進的城市運營理念、長期受益理念、打造世界級項目愿望和決心)資源優勢:(政府資源、宣傳資源、文化資源、酒店資源、旅游資源)六、項目開發合作模式政府和投資商之間的合作模式研究:1、政府參股,投資商運營,按照股權非配盈虧。政府給予政策和資源補貼。雙方合資組建注冊資本1億元的“東昌古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其中:香港某投資公司(北京振興華龍+深圳創建業)投資占51%,政府(水城集團+聊城市經濟開發投資公司+聊城市潤源古城保護與改造有限責任公司)占49%;2、投資商全資投入,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政府給予政策和資源補貼。七、項目開發需要的政府支持1、投資商權益分析項目共投入約63億,根據規劃,項目全面建設完畢前年虧億;建設完畢后培養期年,實現年運營盈虧平衡需要年;實現全部成本回收年;2、政府政策支持的方向分析政策方面:拆遷、安置,稅費減免3、投資補償(1)土地(2)礦產資源補償(3)其他朱穆欣、王昶軻初稿20090720附一宣傳歌詞聊城印象朱穆欣作20090718有一片湖泊,它碧波蕩漾,像一幅畫卷,張貼在世界的東方。連接古老的黃河,牽手運河通往京杭;伴水而建的民居,生活著和諧的街坊。啊,我來到聊城仿佛來到人間天堂;乘著古樸的龍船,盡情在湖面蕩漾。有一座古城,它四四方方,像一幅畫卷,漂浮在水的中央。穿越古老的歷史,跨過時空的街巷;古色古香的建筑記載著昔日輝煌。啊,我來到聊城仿佛回到了故鄉;熱情好客的朋友,讓我醉了好幾個晚上。附二聊城概況聊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于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此交匯,貫穿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和連接祖國東西的膠濟邯鐵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黃金大十字”。聊城不僅起著輻射和帶動魯西經濟發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與山西、河北等內陸省份進行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東部沿海的先進技術,還可利用東部省份的豐富資源,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內陸口岸和輻射冀魯豫交界地區的中心城市。南北直距138公里,東西直距114公里??偯娣e8715平方公里,總人口557.5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0人。其中,少數民族43個,約有6.73萬人,是全省少數民族散雜居的重點市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干燥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2741小時之間,無霜期200天左右。聊城市轄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東昌府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省轄市臨清市,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16個村委會。2007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39.45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138.8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91.9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8.66億元,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為29.5∶43.5∶27.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312元。工農業總產值573.4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53元,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92元。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石膏、鐵等地下礦藏豐富。地熱資源尚待開發。陸路口岸、海關、商檢等涉外機構健全。聊城是山東省交通發達的城市,京九鐵路、邯濟鐵路、濟館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聊城鐵路編組站是京九線上的4大編組站之一。從聊城出發,沿濟聊館、濟青高速公路1小時可達濟南國際機場,4小時可達青島海港,沿京九線4小時可到達北京?;疖嚻骄\行速度120公里/小時。全市總面積為1297.03萬畝,其中耕地面積953.94萬畝,占總面積的73.69%。聊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市境發現了距今約六七千年的8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梢?,古濟水西岸是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戰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之地;秦漢時期,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銅、鐵、鋁是主要生產工具,利用水井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豪富之家乘車馬出行,銅鏡、熏爐成為必需品,能制作工藝水平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培養了不少名士武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自然災害較多,其間局部統一的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事業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隋大業4年(公元608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當時臨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唐代是市境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尤其是教育事業發達,造就了許多名人;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1)間曾數次興工開復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今之東昌府區)成為沿運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煙火之相望,不下十萬戶”、商賈云集、百業興隆、帆檣如林、舳艫相接、車馬絡繹、貨積如山。外籍商人會館傍河而立,有崇樓高閣、殿宇名剎。清康熙帝4次來聊,乾隆帝9次駐蹕聊城。市境商貿昌盛,農業、紡織業、印刷業、筆業、工藝品生產業、磚窯業、食品業、造船業、漕運業發達。民國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會會員秘密組織民眾進行革新。民國時期,聊城是魯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國初,有棉業研究所、講習所、實驗廠,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電燈公司、銀行、織布廠、醫院、官立中學堂、師范學校等。民國中后期,由于軍閥混戰、日軍入侵,農工商各業遭受極大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后,聊城成為抗日的前沿??谷瘴溲b6萬余人,與日軍作戰80余次,保衛收復了大片國土,聊城人民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戰爭時期,聊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后方基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強渡黃河之際,市境有3.7萬人參軍入伍;在淮海戰役、渡江南下作戰中,境內民眾組織運輸隊、擔架隊全力支援解放軍作戰,為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聊城人民繼承優秀歷史傳統,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石膏、石灰石、飲用礦泉水和溫泉水等。煤炭

陽谷——茌平煤田沿黃河北呈西南東北展向,分布在莘縣南端、陽谷大部、聊城東部、東阿西部及茌平南部,地理坐標為東徑115°34’~116°30’,北緯35°54’~36°40’,面積2297.6平方公里,預測儲量(E+F級)217億噸。該礦田—1000米以淺煤層分布范圍廣,煤層層數多、厚度大,儲量豐富,煤質優良,水文地質條件較簡單,被評為全國一般礦種重大突破項目之一。

聊城煤礦區位于聊城市東部和茌平縣南部,地理坐標為東徑115。31’57”~116。12125”,北緯36。5’38”~36·31`57”。該礦區為典型的華北石炭——二迭系煤田。礦區可采煤層8層,穩定可采煤層4層,大部可采煤層4層,局部可采煤層3層。按—

旦鎮煤礦區位于東阿縣境北部高集鄉旦鎮一帶。呈西南東北走向,東西長8公里,南北寬4公里,面積32平方公里。該礦含煤地層為石炭——二疊系太陽組,表土層厚度300米,總見煤厚度約一500米。共含煤14層,平均厚度6.85米。煤質為氣煤、肥煤、天然焦、無煙煤等。探明此礦儲量1.39億噸。

冠縣——堂邑煤炭預測區該區沿馬頰河呈西南東北向條帶展布,位于冠縣與莘縣、聊城與冠縣、臨清與高唐交界區域,長92公里,寬5~16公里,面積700平方公里。含煤礦體為石炭二迭系沉積物,含煤7層,總厚度8.7米,見煤深度—1600~—2600米,預測儲量14億噸。石油和天然氣

據勘察,油、氣儲集地段分布在莘縣、高唐大部,聊城、臨清中部,茌平西部和冠縣東部。

中原油田三部油區該區位于東濮凹陷北沿,分布在莘縣西南部古云、大張兩鄉,南北長30公里,東西寬13公里,面積約390平方公里,生油巖體厚度約700~800米。探明石油儲量3000萬噸,天然氣儲量1萬億立方米。中原油田三廠設于此區,有生產油井330眼、天然氣井2眼,年產原油100萬噸左右,伴生氣1億立方米。

莘縣凹陷生油區位于徒駭河與馬頰河之間,分布在莘縣北部、聊城中部、茌平西部和高唐大部,呈帶狀展向,南北長約130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面積約2600平方公里,生油巖體約4333億立方米,頂板埋深1118~1439米,生油巖體厚度1389~1771米以上。

冠縣凹陷生油區位于馬頰河以西,呈帶狀分布在冠縣大部、臨清中部和聊城市北端,南北長約75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頂板埋深1688米,生油巖體厚度2000米左右,體積2117億立方米。1989年勝利油田鉆井隊還在聊城市梁水鎮梁閘村附近打出賈2號探井,在此井—2400米處發現7米厚油氣層,在—2674~—2689米處發現15米厚的質地良好的油氣層。飲用天然礦泉水

東阿泉飲用天然礦泉水賦存于第三系淡水泥灰巖巖溶隙中,可采水量250立方米/日,其動態穩定,地質環境優越。經水質動態監測驗證,水質符合中國飲用天然礦泉水標準(GB8537—87)命名的要求,是一種礦泉類型為鍶型,水質類型為重碳酸、氯化物——鈣、鎂型飲用天然礦泉水。聊城軍王屯溫泉

聊古1井,位于聊城東郊軍王屯村東,地理坐標為東徑116°02′,北緯36°26′。此井為1977年勘探石油鉆孔,井深2337.72米。井內熱水自流而出,水溫52℃,最大流量1800立方米/日,現控制在150~170立方米/日。水中含鉀、鈉、鈣、鎂、鐵、硼、鍶等陽離子和氯根、硫酸根、重碳酸根、氟、溴等陰離子,PH值7.4,總硬度138.5德國度,總堿度8.4l聊城著名歷史文化人物1、孫臏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后裔。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鄄(今鄄城北)一帶人。主要活動于齊威王時期。早年曾與龐涓師從鬼谷子習兵法。龐涓出任魏將后,妒孫臏之才而將其騙至魏,施以臏刑(割去膝蓋骨),因有孫臏之稱。后逃往齊國,為田忌門客,助田忌賽馬獲勝,被薦給齊威王。時威王正圖與魏相爭,為此廣攬賢才,器重孫臏的軍事才能,任之為軍師。周顯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趙攻魏屬國衛而命龐涓率軍圍趙都邯鄲(今屬河北)。次年,趙求救于齊,齊出兵8萬救趙。孫臏以己初至齊國,尚無威望,且防龐涓警覺,僅以軍師身分坐鎮指揮。針對魏強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防務空虛,采取"批亢搗虛"、攻其必救的戰法,率軍先攻平陵(今山東定陶東北),示敵以弱,爾后直奔大梁,逼使龐涓倉促回救,而在其回軍必經之途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截擊,大敗魏軍,擒(一說"擒"為制服、戰勝)龐涓(見桂陵之戰)。二十七年,魏又因韓聯絡齊、宋,不赴逢澤(今開封南)之會而攻韓,韓求救于齊。齊再度以田肦(一說田忌)、孫臏率軍救韓,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撲魏都大梁,待龐涓撤圍,即還師回齊。然魏軍欲全殲齊軍而緊追不舍,孫臏因勢利導,以逐日減灶之法迷惑龐涓,誘其棄主力步兵,僅以輕車銳卒追趕,齊軍則以逸待勞,連車為壘,伏于馬陵(今范縣西南),大敗魏軍,殺龐涓(一說自殺),擄魏太子申(見馬陵之戰)。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孫臏兵法》,反映了孫臏的軍事思想。認為戰爭有一定的規律;在戰略戰術上貴"勢",即依據一定條件占據主動和優勢;突破前人速戰速決的理論,提出了持久作戰的思想;適應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強調攻城;認為只有覆軍殺將方為全勝,開創殲滅戰的理論;對野戰中車壘的運用、陣法的研究和將領的必備條件等均有闡述。2、程昱字仲德,公元141—220(80歲),籍貫兗州東郡東阿(今山東陽谷),魏衛尉。本名立,因夢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為昱。黃巾起,縣丞王度反應之,燒倉庫。昱使人偵視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同縣中大姓薛房擊之,度等破走。東阿由此得全。初平中,兗州刺史劉岱辟昱,昱不應。時岱與袁紹、公孫瓚和親,后紹、瓚相攻,瓚勝,令岱遣紹妻,岱問昱,昱勸從紹,岱從之。岱表昱為騎都尉,昱辭以疾。劉岱為黃巾所殺。太祖臨兗州,辟昱。太祖與語,說之,以昱守壽張令。太祖征徐州,使昱與荀彧留守鄄城。張邈等叛迎呂布,郡縣響應,唯鄄城、范、東阿不動。昱又遣別騎絕倉亭津,陳宮至,不得渡。昱至東阿,東阿令棗祗已率厲吏民,拒城堅守。又兗州從事薛悌與昱協謀,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還,表昱為東平相,屯范。袁紹使人說太祖連和,太祖欲許,昱諫止。天子都許,以昱為尚書。兗州尚未安集,復以昱為東中郎將,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先主失徐州,來歸太祖。昱說太祖殺先主,太祖不聽。頃之,昱遷振威將軍。昱收山澤亡命,得精兵數千人,乃引軍與太祖會黎陽,討袁譚、袁尚。譚、尚破走,拜昱奮武將軍,封安國亭侯。太祖征荊州,昱料孫權將多與先主兵,以御太祖,后果應之。昱性剛戾,與人多迕。人有告昱謀反,太祖賜待益厚。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魏國既建,為衛尉,與中尉邢貞爭威儀,免。文帝踐阼,復為衛尉,進封安鄉侯,增邑三百戶,并前八百戶。分封少子延及孫曉列侯。方欲以為公,會薨,帝為流涕,追贈車騎將軍,謚曰肅侯。3、曹植曹植,曹操之子自幼穎慧,年10歲余,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信。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太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于在立儲斗爭中漸占上風,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從一個過著優游宴樂生活的貴公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黃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曹叡對他仍嚴加防范和限制,處境并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陳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謚思,故后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曹植還是中國佛教梵唄音樂的創始人。魏太和三年(229年)曹植封東阿王,歷時四載。曹植初登魚山,喟然有終焉之心,遂營為墓。明清之際,魚山曾建有吾山書院?!段嵘綍河洝分袑懙溃骸把厣铰放实?,至‘秀野堂’,堂前洗硯池,金鱗游泳,有吐墨狀……北望郁然有靈秀之氣,乃‘羊茂臺’。子建祠與墓傍山向西,由臺向東,拾級而上,至絕頂,上有柳舒城,是曹植讀書處?!比缃?,曹植墓前右側有一亭,名為“隋碑亭”,亭內矗立一塊石碑,雜用篆隸、金文和楷書,記述了曹植的生平、祭祀及有關情況。沿墓北側拾級而上,不遠處就見一塊突兀的奇形怪石,狀似臥羊,周有茂密草木,故名“羊茂臺”,相傳這就是當年曹植的讀書處;羊茂臺上方有一干涸的石塘,上方的石壁上寫著“洗硯池”,相傳是曹植洗硯的地方;登臨山頂,在山的北側一處比較平坦的石面上,有一處摩崖石刻,鐫刻著“御山”、“左川”、“壽”等幾個楷書大字,傳說是曹植登山所書。魚山頂西側,有一石壁,上寫“聞梵”兩個朱紅大字,據記載,曹植“嘗游魚山,忽聞空中梵天之響,清雅哀惋”、“乃慕其音,寫為梵唄”?!奥勮蟆碧幈闶窍鄠鞑苤伯斈曷劼犺髽返牡胤?,由此曹植也就成為中華佛樂的創始人。在“聞梵”處的下方,有一石洞,名曰“梵音洞”,據說曹植聽到的梵樂就是從這個山洞中傳出的。曹植聞聽的梵樂后來向東傳入朝鮮半島和日本,為此曹植又被譽為日本佛樂的鼻祖,每年,日本宗教界都有大批人士前往魚山參拜曹植墓,并在墓前演奏曹植當年創作的梵樂。前不久,中國佛教協會、山東省佛教協會在魚山山麓隆重舉行了魚山梵唄寺修復奠基儀式。這次修復魚山梵唄寺,預計總投資1億多元,寺院以魚山為中軸線,主體工程有普渡橋、山門殿、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東西方丈室。中軸左右分別建有地藏殿、觀音殿、禪堂、齋堂、僧房以及客房。在魚山東麓還將建設萬佛太殿、舍利寶塔以及梵唄佛樂大廳。在這次修復工程中,還將修建一座高20多米的銅鑄觀音像。魚山梵唄寺俯瞰滾滾黃河,面臨青翠群山,背倚魚山,呈獻給游人一個“白云、青山、黃河”的云水勝景,當人們登臨此處時,自然會想起“才高八斗”的曹子建的不凡氣度。4、王顯(438~518)北魏名醫。字世榮。今莘縣人。少時天資聰穎,頗通醫術。孝文帝即位不久,文昭太后夢為日逐,化而為龍,纏繞其后。醒后驚悸,遂為心疾,即召王顯醫診。王顯按了三部脈,認為并非心疾,而是懷孕生子喜兆,后來果然如此。文帝高興,補封王顯為侍御師。太子宣武自幼多病,經王顯多方調治,病愈。文帝對王顯更加器重。其后,王顯在朝內除主持醫療外,還兼任太府卿、御史中尉等職,參與軍政大事,深得文帝賞識,加封為平北將軍、揚州刺史。晚年,奉命撰寫《方藥》35卷,頒發全國,以療諸疾。魏世宗重賜王顯,立館宇,以彰其績。延昌二年(513)因營療有功,被封為衛南伯。5、張鎬(?~764)唐朝重臣。字從周。今聊城市人。少有大志,精通經史。天寶末,官拜左拾遺,隨從玄宗入川。肅宗即位,往輔之,拜諫議大夫,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肅宗“安養蒼生”為要,勿信佛事。他奉命兼河南節度使,都統淮南等道諸軍,討伐安史叛軍。他嚴明軍紀,杖殺不聽軍令,逗留不進的將領;他密奏肅宗,勸其不要接受史思明的偽降,要提防滑州防御使許叔冀的叛亂。由于張鎬淡泊名利,不事權貴,遂被宦官誣陷而被罷相。后來,史思明、許叔冀皆如張鎬所言,果都叛唐。于是張鎬又被召為太子賓客,左散騎常侍。代宗初,封平原郡公,任撫州刺史、江南西道都團練觀察使等職。廣德二年(764)卒。他在政壇30余年,一生清廉,不營產業,廉恭下士,善議而識大體。6王彥章(863~923)中國后梁將領。字賢明,壽張(今山東梁山西北)人。少年從軍,隨梁太祖朱全忠征討,以驍勇聞名,常持鐵槍,沖堅陷陣,因號王鐵槍。屢立戰功,由開封府押衙等職累進為行軍先鋒馬軍使、檢校司空、汝州防御使、匡國節度使、北面行營招討使,封開國侯。性剛直,痛恨權臣趙巖、張漢杰等擾亂朝政,遭到排擠和非難,謀不見用。后梁龍德三年(923)四月,后唐軍攻占鄆州(今山東東平西北),梁朝廷大驚。經宰相敬翔力薦,梁末帝朱友貞任王彥章為北面招討使,問其破敵之期,答以只須三日。王彥章命甲士600乘夜斬斷連結德勝(今河南濮陽)南北城的浮橋,使據守兩岸的唐軍不能相救;自率精騎襲破南城。唐軍棄守北城,恰為三日,梁軍聲勢大振。同年十月,唐大舉攻梁,王彥章奉命率領保鑾騎士和新募兵卒防守東路,在中都(今山東汶上)戰敗被俘。后唐欲用其才,屢遣人勸降,他不屈被殺。7、王倫北宋仁宗時士兵起義首領。籍貫、字號均不詳。時山東沿海各省連年遭受災害饑荒。1043年(仁宗趙禎慶歷三年)五月,他率百余人殺沂州(今山東省臨沂市)巡檢使朱進。遂占沂州據以起義。繼攻密(今山東省諸城市,位于高密市西南)、青(今山東省青州市),繼之南下攻占泗州(今江蘇省盯眙縣、位洪澤縣西南)及楚、真、揚、泰(今江蘇省淮安、儀征、揚州、泰州四市),改服飾,穿黃衣,立年號,置官職,義軍皆面刺“天降圣捷指揮”六字。七月,在揚州山光寺南戰敗,奔往和州(今安徽省和縣,位巢湖市東北),犧牲于采石磯(今安徽省采石縣,位馬鞍山市南、長江東岸)。8、傅以漸(1609~1665)清開國狀元、一代名相。知名學者、史學家。字于磐,號星嚴。今山東聊城東昌府區人,祖籍江西永豐縣。出身貧苦,幼年家境清貧,天資聰慧,勤奮苦學,博覽群書,經史熟記不忘,終成大器。清世祖順治三年三月十五日(1646年4月30日),清廷舉行開過后第一次殿試,中進士,奪清代首科殿試狀元。任宏文院修撰。次年,即充任會試同考官。順治五年(1648年),任《明史》纂修官。順治八年(1651)書成,任國史院侍講。順治九年(1652年)正月,又充《清太宗實錄》纂修官。次年正月,遷秘書院侍講學士;五月,遷少詹事;閏六月,提升為國史院學士;七月,受命教習庶吉士。1654年(順治十一年)升遷任內秘書院大學士。順治十二年(1655)正月,奉旨陳時務,又承命作《資政要覽》后序;二月上疏安民大計,受到皇帝贊許,被加封為太子太保,改任內國史院大學士,充文、武殿試讀卷官。當時正編寫清太祖、清太宗《圣訓》及《通鑒全書》,傅以漸均任總裁官。又承旨撰寫《內則衍義》,逢戶部呈進《新編賦役全書》,也命傅以漸復核,倍受皇帝器重。順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京察,傅以漸上疏自陳,乞罷歸鄉,皇帝親批御旨:“卿輔弼重臣,醇誠樸慎,勤勞密勿,倚任方殷,豈可引例求退?著益抒猷念,佐成化理”(《清史列傳》卷五)。次年二月,傅以漸與庶子曹本榮又奉旨匯注《易經》,僅用10個月的時間,編成《易經通注》一書。順治十五年(1658年)二月,傅以漸偕同學士李蔚充任會試主考官。按舊例,考官入闈均攜帶書箱,而這一年卻被定為禁例。傅以漸上疏請求:“凡出題應用書籍,敕部照例給發,庶免漏誤”(同上)。經過部議決定:令內監察驗以后,仍準攜入。傅以漸因闈中咯血,又上疏乞歸,說:“入闈七日,幸殊卷尚未謄進,乞賜另遣一員,同李蔚任事”(同上)?;实劢抵颊f:“知卿偶恙,著力疾料理闈事”(同上)。傅以漸只好帶病主考完會試。順治十五年(1658)9月,清廷參照明代官制改內三院(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為內閣,大學士改加殿、閣銜,授為武英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十月請病假回原籍療養,順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因病休超過一年,自乞罷黜,皇帝旨命:“加意調理。稍痊,即來京入直辦事。不必引請處分”(同上)。次年三月京察,傅以漸再次自陳乞罷,皇帝仍然溫旨慰留:“卿清慎素著,佐理有年。著加意調攝,痊日即來京供職,不必求罷”(同上)。順治十八年(1661),聞順治帝崩,直京奔喪后,又以病告歸。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清圣祖康熙皇帝即位,傅以漸再一次上疏乞歸,遂解任回原籍??滴跛哪辏?665年)四月去世,終年57歲。葬于聊城傅家墳。9、武訓(1838~1896)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冠縣柳林鎮武莊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訓則是清廷嘉獎他行乞興學時所賜。武訓7歲喪父,乞討為生,求學不得。14歲后,多次離家當傭工,屢屢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帳相欺,謊說3年工錢已支完。武訓爭辯,反被誣為“訛賴”,遭到毒打,氣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語,病倒3日。吃盡文盲苦頭,決心行乞興學。咸豐九年(1859),21歲的武訓開始行乞集資。他手使銅勺,肩背褡袋,爛衣遮體,邊走邊唱,四處乞討,其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將討得的較好衣食賣掉換錢,而自己只吃粗劣、發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邊吃邊唱:“吃雜物,能當飯,省錢修個義學院?!痹谛衅虻耐瑫r,他還揀收破爛、績麻纏線,邊績麻邊唱道:“拾線頭,纏線蛋,一心修個義學院;纏線蛋,接線頭,修個義學不犯愁?!彼€經常給人打短工,并隨時編出歌謠唱給主人聽。當給人家推磨拉碾時,就學著牲口的叫聲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墊磨道?!绷硗?,他還為人做媒紅,當郵差,以獲謝禮;表演豎鼎、打車輪、學蝎子爬、給人做馬騎等,甚至吃蛇蝎、吞磚瓦,以取賞錢;將自己的發辮剪掉,只在額角上留一小辮,以兌換金錢和招徠施舍。同治七年(1868),武訓將分家所得的3畝地變賣,加上歷年行乞積蓄,共210余吊,悉交人代存生息,而后置田收租。他唱道:“我積錢,我買田,修個義學為貧寒?!惫饩w十二年(1886),武訓已置田230畝,積資3800余吊,決定創建義學。光緒十四年(1888),花錢4000余吊,在柳林鎮東門外建起第一所義學,取名“崇賢義塾”。他親自跪請有學問的進士、舉人任教,跪求貧寒人家送子上學。當年招生50余名,分蒙班和經班,不收學費,經費從武訓置辦的學田中支出。每逢開學時,武訓先拜教師,次拜學生。置宴招待教師,請當地紳士相陪,而自己站立門外,專候磕頭進菜,待宴罷吃些殘渣剩羹即去。平時,他常來義塾探視,對勤于教事的塾師,叩跪感謝;對一時懶惰的塾師,跪求警覺;對貪玩、不認真學習的學生,下跪泣勸:“讀書不用功,回家無臉見父兄?!痹谖溆柕母姓傧?,義塾師生無不嚴守學規,努力上進。光緒十六年(1890),武訓資助了證和尚230吊錢,又在今屬臨清市的楊二莊興辦了第二所義學。光緒二十二年(1896),武訓又靠行乞積蓄,并求得臨清官紳資助,用資3000吊于臨清御史巷辦起第三所義學,取名“御史巷義塾”(今山東省示范化學校臨清“武訓實驗小學”)。武訓一心一意興辦義學,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有人勸他娶妻,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個義學才無私?!逼湫珠L親友多次求取資助,他毫不理顧,唱道:“不顧親,不顧故,義學我修好幾處?!鄙綎|巡撫張曜聞知武訓義行,特下示召見,并下令免征義學田錢糧和徭役,另捐銀200兩,同時奏請光緒帝頒以“樂善好施”匾額。清廷授以“義學正”名號,賞穿黃馬褂。其名聲由此大振。光緒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三日,武訓在朗朗讀書聲中含笑病逝于臨清御史巷義塾,終年59歲。師生哭聲震天,市民聞訊淚下,自動送殯者達萬人,遵遺囑葬于柳林崇賢義塾旁。10年后,清廷將其業績宣付國史館立傳,并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訓的業績受到世人的欽敬,許多名家題詞,全國出現以武訓命名的學校多處,并曾一度將原堂邑縣改稱武訓縣。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創辦武訓師范。1951年,電影《武訓傳》錯遭批判?!拔幕蟾锩敝?,其墓被破壞。1986年,國務院辦公廳作出為武訓恢復名譽的決定。在魯西北的冠縣、臨清,有不少以“武訓”命名的學校:冠縣的武訓高中、冠縣柳林鎮的武訓學校、臨清的武訓實驗小學等。作為清朝末年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一個乞丐,冠縣柳林人武訓靠著乞討斂錢,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修建起了三處義學,購置學田三百余畝,積累辦學資金達萬貫之多,這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事情,所以有人稱頌他是“千古奇丐”(馮玉祥語)。10、范筑先(1881-1938),原名金標,又名奪魁,字竹仙。山東館陶(今屬河北?。┤?,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愛國將領。出身貧農。9歲入私塾。13歲時因父病故而輟學務農。1904年,加入北洋軍第四鎮,當備補兵、副兵、正目。后調入天津北洋陸軍講武堂炮兵科深造,以優秀成績畢業。后被提升為哨官、炮兵連長。深感民族危機嚴重,清政府腐敗無能;喪權辱國,漸發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立志富國強兵,建立民國。因此,擁護辛亥革命。1913年后,任中央陸軍第四師炮兵營長、補充團長、師參謀長和第八旅旅長。后因厭惡軍閥混戰,拋棄高官厚祿,辭去第八旅旅長職,回鄉隱居,更名“竹仙”,效法古代志士仁人,企圖追求探索一條振興國家的道路。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毅然復出,投入馮玉樣部下,更名為筑先,表示其革命的決心,被馮委任為高級參議、漢中鎮守使署參贊。1930年中原大戰中,任馮部第一路軍參謀長。1931年回山東,任韓復榘第三路軍少將參議。1932年5月,被任命為山東省沂水縣縣長,第三路軍指揮部軍法處處長。任上生活儉仆,關心民眾,深得當地百姓的愛戴和尊敬。1933年11月,任臨沂縣縣長。到任后,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凡要下屬辦的事,自己首先做到。平時衣著儉樸,布鞋便襪,粗茶淡飯,不煙、不酒、不茶。每次到區、鄉視察,從不接受招待,皆到小學與教師同吃同住。上面來人,不備煙,不置酒,更不設宴。其親友來臨沂謀事者,均曉之以理,一概婉言謝絕。在任期間,大力禁煙禁賭,革除陋俗。他先令人將吸毒的種種危害編成歌曲,繪制漫畫,廣泛宣傳,繼之發布命令,對種鴉片及吸毒者從重懲處。他還親自帶人赴各區、鄉檢查,發現鴉片煙苗,一律鏟除凈盡。對賭博者,亦責令各區鄉派員查緝、嚴懲,并多次親帶隨員四處視察抓賭,使吸毒、賭博之風逐漸絕跡。他還大力整頓吏治,嚴懲惡紳,采取了重新陳報土地、調整稅收負擔、分柜收稅等項措施,并組織擴街修橋,建立公園,修建醫院,賑濟災民和救濟殘疾人等。1936年7月,調離臨沂,臨沂城老百姓夾道相送。沿街擺了許多桌子,桌上鋪紅紙,置明鏡一面,清水一盆(喻范筑先官明如鏡,清廉似水)。范筑先每走幾步,即對相送人群拱手致謝。許多人淚流滿面或啜泣成聲。直至中午,范筑先一行才走出長街。1936年11月,升任山東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保安司令兼聊城縣縣長。1937年七七”事變后,任山東省第六區游擊司令員,遂發動民眾建立抗日武裝,保家衛國。同年10月下旬,日軍進犯黃河北岸,山東省主席韓復榘電令撤退,為其斷然拒絕。并在聊城主持部下開會,通過了給全國抗戰軍民的通電,被全國各大報轉載。為堅持抗戰,在共產黨的幫助下,領導建立了魯西北抗日根據地,成立了20多個縣的抗日政權,親自主辦軍事、政治干部訓練班,組建了許多抗戰群眾團體,出版了《山東人》、《抗戰日報》、《先鋒月刊》、《戰線》等刊物,使魯西北成為堅強抗日堡壘。同年11月,日軍騎兵偵察隊竄入堂邑一帶活動,他率部隊到溧水鎮埋伏,全殲入侵的日軍。1938年3月,率抗日部隊兩次攻入日軍據守的范縣,殲滅許多日軍。雖已年過花甲,但每戰必身先士卒,帶頭沖鋒殺敵。1938年,徐州會戰期間,為配合中國軍隊作戰,率部阻擊了增援的日軍土肥原師團。后組織了濟南戰役,一度率軍突入濟南市。1938年7月,在東阿縣黃莊阻擊日軍運輸隊,斃敵數十人,繳獲滿載大米的汽車13輛及其他軍用器材。8月,其次子,青年抗日挺進大隊長范樹民在濟南戰役中光榮殉國。為表示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決心,把年僅20歲的二女兒范樹琨任命為挺進大隊隊長,并先后將長子、長女、三女兒都送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表現了忠于民族,誓死抗日救國的愛國精神。1938年11月初,毛澤東派人捎去給范筑先的親筆信,對其表示慰問和嘉勉。11月13日,日軍兩個聯隊從濟南出發,進犯聊城。14日,日軍將其所部六七百人包圍在聊城。率部應戰,打退了日軍多次進攻。15日,日軍在得到大批增援部隊后強行攻擊,雙方血戰多時,他手臂負重傷,裹傷再戰,終因敵眾我寡,城門被日軍攻破。親率余部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巷戰。戰斗中。身受重傷,不甘被俘,舉槍自戕。壯烈殉國后,舉國震悼,國共兩黨都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中國共產黨在重慶和延安分別召開了隆重追悼會,高度評價了范筑先的抗戰業績。1953年其遺骸由聊城移至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聊城建有范筑先將軍紀念館,館內立有由鄧小平親筆題寫的“民族英雄范筑先將軍殉國處”碑。11、馬永勝(1885~1939)民國初期武術家。今東昌府區人。少時,拜武術名師蔣文英、蔣文明學習查華派武功,經勤學苦練,功夫日深,拳械技法運用之妙為同行推崇,尤其墻上掛畫功夫更令人嘆為觀止。1914年,赴蘇州,就職于軍界,任武術教官,授徒甚眾。1920年,根據陰陽八卦理論,集多種拳術之精華,整理和創編了一套風格獨特的太極拳,后由北京大東書店出版發行,書名為《新太極拳》。馬永勝還精于氣功,著有《彈腿》、《八段少保功》等氣功叢書并以氣功療法熱心為群眾治病。民國初,曾任中央國術館負責人、全國武術總裁判長。1939年病逝,葬于蘇州林巖山麓。12、張自忠(1891.8.11-1940.5.16),字藎忱,中華民國陸軍中將,犧牲后追授為二級上將軍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漢族,山東臨清唐園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學堂求學時秘密加入同盟會,1914年投筆從戎。1917年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等職。1930年中原大戰后,馮玉祥軍事集團被瓦解,張自忠所部被蔣介石收編。1931年后,張自忠曾任第29軍第38師師長、第59軍軍長、第3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5戰區右翼兵團司令等職。1937年,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后,日本侵略者又把兵鋒直指徐州,志在奪取這一戰略要地。1938年3月,日軍投入七八萬兵力,分兩路向徐州東北的臺兒莊進發。待至臨沂、滕縣時,同中國軍隊發生了激烈的戰斗。當時守衛臨沂的是龐炳勛的第3軍團。由于實力過于懸殊,傷亡慘重,龐部急待援軍。張自忠奉調率第59軍以一晝夜180里的速度及時趕來增援。張自忠與龐炳勛原是宿仇,但他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擯棄個人恩怨,率部與龐部協力作戰。敵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配合坦克、裝甲車向茶葉山陣地發起進攻。張自忠以“拼死殺敵”“報祖國于萬一”的決心,與敵激戰,反復肉搏。茶葉山下崖頭,劉家湖陣地失而復得達三四次,戰況極其慘烈。經過數天鏖戰,敵軍受到重創,節節敗退。中國軍隊相繼收復蒙陰、莒縣,共殲敵4000余人。不久,日軍再派坂本旅團向臨沂、三官廟發起攻勢,妄圖有所突破。張自忠和龐炳勛部兩軍奮力拼殺,經徹夜激戰,日軍受到沉重打擊,其向臺兒莊前線增援的戰略企圖被完全粉碎,保證了臺兒莊大戰的勝利。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當時中國軍隊的第33集團軍只有兩個團駐守襄河西岸。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總司令,本來可以不必親自率領部隊出擊作戰,但他不顧部下的再三勸阻,堅持由副總司令留守,5月6日晚致書副總司令兼77軍軍長馮治安一函:“仰之吾弟如晤:因為戰區全面戰爭之關系,及本身之責任,均須過河與敵一拼,現已決定于今晚往襄河東岸進發,到河東后,如能與38師,179師取得聯絡,即率兩部與馬師不顧一切,向北進之敵死拼。若與179師,38師取不上聯絡,即帶馬師之三個團,奔著我們最終之目標(死)往北邁進。無論作好作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請我弟負責。由現在起,以后或暫別,永離,不得而知,專此布達?!彼约河H自率領2000多人渡河作戰。5月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至亡于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睆堊灾衣?000多人東渡襄河后,一路奮勇進攻,將日軍第13師攔腰斬斷。日軍隨后以優勢兵力對張自忠所部實施包圍夾攻。張自忠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向人數比他們多出一倍半的敵人沖殺10多次。日軍傷亡慘重。5月15日,日軍10000多人分南北兩路向張自忠率領的部隊實行夾擊。激戰到16日佛曉,張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長山。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中國軍隊的陣地發起猛攻。一晝夜發動9次沖鋒。張自忠所部傷亡人員急劇上升,戰況空前激烈。5月16日一天之內,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只剩下數百官兵,他將自己的衛隊悉數調去前方增援,身邊只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他掏出筆向戰區司令部寫下最后近百字的報告,交給馬孝堂時說:“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可告無愧,你們應當努力殺敵,不能辜負我的志向?!鄙院?,張自忠腰部又被機槍子彈擊中,他臥倒在地浴血奮戰最后壯烈犧牲。張自忠戰死后,日本人發現張將軍遺體,審認無訛,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殮,并豎木牌。并全軍向他行禮,甚至在他的遺體運回后方之時,日軍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軍的空襲一日,避免傷到張自忠的忠骸??梢?,張自忠將軍在對日抗戰所展現軍人武德,連當時崇尚軍國主義的日軍都為之感動。蔣介石驚聞張自忠殉國,立即下令第5戰區不惜任何代價奪回張自忠遺骸。一百多名優秀將士,搶回張將軍的尸骨,連夜運往重慶。當靈柩經過宜昌時,全市下半旗,民眾前往吊祭者超過十萬人。靈柩運抵重慶時,蔣介石特親臨迎靈致祭,撫棺痛哭,并手書“英烈千秋”挽匾以資表揚。毛澤東題寫了“盡忠報國”的挽詞。張自忠殉國時,年僅50歲,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聞耗悲痛絕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慶梅花山麓,后建有張自忠將軍陵園和張自忠將軍生平事跡陳列館。周恩來曾親自寫下文章稱贊張自忠“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中國抗戰軍人之魂”。岳飛名言:“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太平矣!”張自忠將軍抗日體現的正是這種“武官不惜死”的精神。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這樣死得好,死得光榮,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良心很平安?!钡搅藦浟糁H,他還念念不忘“這樣死得好良心很平安?!?982年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追認張自忠為“革命烈士”。13、馬本齋(1901~1944),原名馬守清,回族,河北獻縣人??谷諔馉帟r期八路軍冀中軍區回民支隊的創建人,抗日民族英雄。馬本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獻縣東辛莊。自幼聰穎,讀過私塾,粗通文墨,后為生活所迫,隨父親到東北。之后投身奉軍(東北軍)。1924年入“東北講武堂”學習,在講武堂畢業后,從士兵升先后任排長、連長、營長,直至升任奉軍獨立21師第四團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因不滿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棄官還鄉務農。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后,馬本齋響應中國共產黨號召,率領弟弟和幾十名群眾在家鄉組織了“回民抗日義勇隊”。他們的行動受到了孟慶山領導的“河北游擊軍”的支持,很快擴充、改編為“河北游擊軍回民教導隊”。1938年5月,與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領導的回民干部教導隊合并為回民干部教導部隊,馬本齋任總隊長。1938年9月,部隊在河間整編時擴大到六七百人。10月,他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入黨志愿書上寫道:“我決心為回回民族的解放奮斗到底,而回回民族的解放只有在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才能實現?!?939年日寇掃蕩華北,馬本齋領導的回民支隊在河間、青縣、滄縣地區轉戰,并在各大清真寺幫助“回民抗戰建國會”組織伊斯蘭小隊,開展敵后游擊戰爭。在日寇對冀中根據地的掃蕩中,與八路軍主力縱隊和賀龍、關向應率領的120師協同作戰,消滅土匪武裝第六路?;孛裰ш犕鸺街衅皆?,有“攻無不克、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之譽。1940年,馬本齋指揮部隊使用圍點打援戰法取得衡水康莊戰爭的勝利,又組織精干的小分隊巧取深縣榆科偽軍據點,鞏固了隊伍。1941年,為了招降馬本齋,消滅回民支隊,日軍血洗東辛莊后抓走了馬本齋的母親。日軍對馬母威逼利誘,讓她寫勸降信說服兒子“歸順皇軍”,享受“榮華富貴”,但馬母堅貞不屈,為了不讓敵人利用自己牽制兒子,馬母痛罵漢奸,并以絕食的方式進行抗爭,最后光榮犧牲。得知母親犧牲的消息,馬本齋強忍悲痛寫下“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定繼承母志,與日本人血戰到底!”的壯語。1942年6月,馬本齋率回民支隊轉移到冀魯豫邊區。后任八路軍冀魯豫第三軍分區兼回民支隊司令員,采用游擊戰術,率部在冀魯豫平原上進行了大小數百次的戰斗,取得了“反掃蕩”戰斗的多次勝利。他勇謀兼備,注意貫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民族平等政策,在冀魯豫地區為粉碎日軍掃蕩、建立鞏固的抗日政權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在長期的戰爭生活中,馬本齋營養不良,積勞成疾,突發急性肺炎,1944年2月7日在山東省莘縣不幸病逝于冀魯豫軍區后方醫院(今河南濮陽縣小屯村),終年43歲。黨中央在延安為他舉行了追悼會,總參謀長葉劍英高度贊揚了他光輝的斗爭經歷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毛澤東主席敬獻挽聯“馬本齋同志不死”,周恩來副主席題詞“民族英雄,吾黨戰士”,朱德總司令挽聯“壯志難移,漢回各族模范;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蓖?,獻縣抗日民主政府將東辛莊改為本齋村。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將馬本齋的故鄉命名為“本齋回族自治縣”。1954年將他的遺體遷至石家莊市華北軍區烈士陵園。馬本齋烈士陵園位于莘縣張魯回族鎮南1000米處。1944年2月,冀魯豫軍區第三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馬本齋病逝后安葬于此。1954年,烈士靈柩移至石家莊華北烈士陵園。1985年在烈士原葬處重建。陵園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670平方米。整個陵園由紅磚花墻圍合。主要建筑有阿拉伯式穹形大門、中國古建筑式六角形紀念亭等。坐置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由一條通道貫穿其中。園內翠柏掩映,綠草如茵。重建后的陵園融合古代建筑與阿拉伯建筑風格于一體,莊嚴、典雅、肅穆。每逢清明節,總有不少人到陵園掃墓。宋任窮、段君毅等也曾到此憑吊。該陵園是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13、劉振亞(1911-1935)山東曹縣人。早年入西北軍軍官學校學習。后任國民黨政府第二十六路軍七十三旅上尉參謀。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二十六路軍中的中共特支書記。1931年底參加組織寧都起義。后任紅五軍團十五軍四十四師一三O團團長和第四十四師師長、建黎泰軍區參謀長、軍團司令部科長和補充師師長。1934年參加中央紅軍長征。1935年春在貴州犧牲。14、季羨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1]。15、傅斯年(1896-1950)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初字夢簪,字孟真。祖籍江西永豐。清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十三(1896年3月26日)生于山東聊城一個舉人之家。1909年就讀于天津府立中學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6年升入北京大學文科。由于受到民主與科學新思潮的影響,1918年夏與羅家倫等組織新潮社,創辦《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影響頗廣,從而成為北大學生會領袖之一。五四運動爆發時,傅斯年擔任游行總指揮,風云一時。后因受胡適思想影響,反對“過急”運動;不久退出學運,回到書齋。1919年夏,傅斯年大學畢業后,先后入倫敦大學研究院、柏林大學哲學研究院,學習實驗心理學、生理學、數學、物理以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勃朗克的量子論等,還對比較語言學和考據學發生興趣。1926年冬回國,翌年春出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和歷史系、中文系主任?!八摹ひ欢闭儼l生后,傅斯年寫信給李石曾,表示贊同清黨。從1928年11月起,長期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創辦《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任主編。1929年春,歷史語言研究所從廣州遷往北平,傅兼任北大教授。1932年,他參加胡適主持的獨立評論社,在《獨立評論》周刊上發表的政論文章,擁蔣反共,但贊成抗日,對南京國民政府的外交路線有所批評。1937年春,傅斯年兼代中央研究院總干事??谷諔馉幈l后,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兼任西南聯大教授,主張抗戰,抨擊貪官污吏??箲饎倮?,一度代理北京大學校長。1948年當選南京國民政府立法委員。1949年1月,傅隨歷史語言研究所遷至臺北,并兼臺灣大學校長。傅斯年在政治上親蔣反共,他出于維護國民黨蔣介石政權的目的,要求嚴懲貪官污吏,整制政風,反對“中國走布爾什維克道路”;在學術上,信奉考證學派傳統,主張純客觀科學研究,注重史料的發現與考訂,發表過不少研究古代史的論文。并多次去安陽指導殷墟發掘。他主持歷史語言研究所期間,延攬一流人才,作出不少成績。1950年12月20日在臺北病逝。著作編為《傅孟真先生集》。16、孔繁森(1944-1994年),聊城市堂邑五里墩村人,1961年7月于聊城技校畢業后,應征入伍,1964年被評為濟南軍區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同年10月赴京參加國慶15周年觀禮。1966年9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復員回到聊城,任聊城技工學校革委會副主任。1971年到聊城地革委生產指揮部工作。曾任共青團聊城地委常委。1975年3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1979年7月赴西藏自治區。任中共崗巴縣委副書記。1981年4月回聊城,歷任中共莘縣縣委副書記,聊城行署辦公室副主任、黨組成員,聊城地區林業局局長、黨組書記,聊城行署副專員、黨組成員。1988年,再次赴藏,任拉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1992年11月,調任阿里地委書記、阿里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政協阿里地區委員會主席。1994年9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稱號。1994年11月29日,在帶領工作組赴新疆塔城地區考察時,不幸以身殉職。為紀念孔繁森、發揚孔繁森的無私奉獻的精神,中共聊城地委、聊城地區行署,中共西藏自治區黨委,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先后作出向孔繁森同志學習的決定?!度嗣袢請蟆钒l表《向孔繁森同志學習》的社論。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喬石,先后為孔繁森題詞,對孔繁森同志給以極高的評價。中共中央組織部追授孔繁森“模范共產黨員”“優秀領導干部”的稱號。聊城十大民心工程1古運河三期開發2東北湖清淤及古城截污工程3人民廣場4文化廣場5水城明珠建設6恢復西土城墻7建設湖底隧道8東昌路拓寬改造9運河博物館10湖南湖開發建設。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石膏、石灰石、飲用礦泉水和溫泉水等。煤炭

陽谷——茌平煤田沿黃河北呈西南東北展向,分布在莘縣南端、陽谷大部、聊城東部、東阿西部及茌平南部,地理坐標為東徑115°34’~116°30’,北緯35°54’~36°40’,面積2297.6平方公里,預測儲量(E+F級)217億噸。該礦田—1000米以淺煤層分布范圍廣,煤層層數多、厚度大,儲量豐富,煤質優良,水文地質條件較簡單,被評為全國一般礦種重大突破項目之一。

聊城煤礦區位于聊城市東部和茌平縣南部,地理坐標為東徑115。31’57”~116。12125”,北緯36。5’38”~36·31`57”。該礦區為典型的華北石炭——二迭系煤田。礦區可采煤層8層,穩定可采煤層4層,大部可采煤層4層,局部可采煤層3層。按—1100米以淺煤層計算儲量,C級3.44億噸,D級9.42億噸。

旦鎮煤礦區位于東阿縣境北部高集鄉旦鎮一帶。呈西南東北走向,東西長8公里,南北寬4公里,面積32平方公里。該礦含煤地層為石炭——二疊系太陽組,表土層厚度300米,總見煤厚度約一500米。共含煤14層,平均厚度6.85米。煤質為氣煤、肥煤、天然焦、無煙煤等。探明此礦儲量1.39億噸。

冠縣——堂邑煤炭預測區該區沿馬頰河呈西南東北向條帶展布,位于冠縣與莘縣、聊城與冠縣、臨清與高唐交界區域,長92公里,寬5~16公里,面積700平方公里。含煤礦體為石炭二迭系沉積物,含煤7層,總厚度8.7米,見煤深度—1600~—2600米,預測儲量14億噸。石油和天然氣

據勘察,油、氣儲集地段分布在莘縣、高唐大部,聊城、臨清中部,茌平西部和冠縣東部。

中原油田三部油區該區位于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